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

藍田德田邨 呎租57.6元

藍田德田邨 呎租57.6元


 地產版 2018/07/31 


     


公屋迷你戶租金逼近1萬元。藍田德田邨德瑞樓中層21A室,實用面積165平方呎,以9,500元租出,平均呎租57.6元。

單位愈細,呎租愈高。是次單位呎租水平,比區內私人屋苑如麗港城、滙景花園30至35元,高逾6成。
世紀21聯誠物業董事謝寶昭指出,上述單位去年舊租金8,500元,現加價1,000元獲承租,加幅12%。業主於2017年以248萬元購入單位,最新擁4.6厘回報,高於3厘平均水平。

31 July 2018

經濟日報

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

綠表居屋呎價逾萬成交比例新高

'居屋呎價逾萬成交比例新高


2018年7月27日


AAA


樓價持續飆升,未補地價居屋(第二市場)售價亦水漲船高。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房屋委員會資料,未補地價居屋呎價(以實用面積計.下同)逾萬元的成交比例近年持續攀升,今年上半年錄得207宗呎價逾萬元成交,佔整體比例高達28.8%,創歷來新高。


半年207宗佔整體三成
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, 今年上半年未補地價居屋成交有720宗,當中呎價逾萬元佔207宗,比例28.8%,為紀錄新高,並較去年下半年的17.6%,上升11.2個百分點。

广告


劉嘉輝稱,近年呎價5000元或以下的未補地價居屋成交比率持續下跌,並由去年下半年的0.5%,進一步跌至今年上半年的0.3%的歷史低位,近乎絕跡;同期呎價逾5000元至1萬元的成交比例為71%,較去年下半年的81.9%,下跌10.9個百分點。
以各居屋屋苑計算,沙田愉翠苑上半年錄得22宗呎價逾萬元未補地價成交,數量為全港各居屋屋苑之冠;其次為新蒲崗采頤花園的20宗。

27 July 2018

信報
 


綠表居屋轉靜 寶盈2房減價售

綠表居屋轉靜 寶盈2房減價售


 地產版 2018/07/27 


     


受新居屋52折推售影響,二手綠表市場交投轉靜,將軍澳寶盈花園一個位於極低層2房戶,放盤近1年後,以406萬元沽出,屬今年兩房綠表樓價次低。

極低層呎價8388 放盤1年易手
上述單位位於寶盈花園2座極低層H室,實用面積484平方呎,據悉單位曾開價418萬元。利嘉閣地產分區經理梁木勇指出,放盤近1年後,最終以406萬元(未補地價)沽出,平均呎價8,388元。原業主於2007年以約82萬元入市,持貨約11年易手,帳面獲利324萬元,升幅4倍。
翻查寶盈花園成交紀錄,5月份一個位於極低層同面積單位,以399.8萬元(未補地價)沽出,屬今年最平,而上述樓價即暫屬今年樓價次低。而屋苑兩房樓價,今年曾高見550萬元,呎價11,364元,兩者相距逾100萬元。
其次,將軍澳廣明苑F座高層8室,實用面積634平方呎,以560萬元(連地價)沽出,平均呎價8,833元。今年屋苑高層同面積單位,樓價曾高見600萬元。
3成居二呎價逾萬 愉翠苑稱冠
另外,上半年未補地價居屋樓價,隨大市向上。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房屋委員會資料顯示,今年上半年綠表居屋暫錄720宗成交,當中有207宗成交呎價逾1萬元以上,佔28.8%創新高,較去年下半年錄17.6%,上升11.2個百分點。沙田愉翠苑錄22宗成交呎價逾1萬元,屬居屋中最多。

27 July 2018

經濟日報

顯徑邨膺公屋王 全港首破600萬 3房戶售665萬 三大銀行「估足價」

顯徑邨膺公屋王 全港首破600萬


3房戶售665萬 三大銀行「估足價」

 地產版 2018/07/27 


     


置業需求強勁,刺激公屋居屋樓價連環破頂。大圍顯徑邨一個3房單位,於自由市場以665萬元沽出,屬全港首個樓價突破600萬元公屋。據悉本港3大銀行均「估足價」,支持樓價創新高。

繼居屋大角咀富榮花園樓價以1,065萬元(連地價)沽出,首破千萬元大關後,公屋市場亦隨即誕下首個樓價突破600萬元成交。根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顯示,大圍顯徑邨顯貴樓高層10室,實用面積566平方呎,放盤1個多月,原叫價668萬元,略減3萬元,於7月初以665萬元(連地價)沽出,創全港公屋樓價新高,呎價11,749元。
公屋樓價升幅 大幅跑贏私樓
撇除早前兩宗樓價600萬元的內部轉讓交易,是次顯徑邨公屋王樓價,較5月份錄得舊紀錄黃大仙下邨樓價595萬元,高出70萬元,紀錄推升12%。原業主2012年以238萬元(連地價)購入單位,持貨6年轉手,升值427萬元,幅度1.8倍。相比同時二手私樓樓價升幅,CCL期內由約111點,升至約187點,幅度68%,可見公屋樓價升幅,大幅跑贏私樓二手市場。
據悉,本地3間大型銀行,均對上述單位「估足價」,反映銀行估值進取,即使買家高價入市,按揭亦不成問題,間接支持公屋樓價破頂。
代理指出,單位走廊盡頭私隱度高,可望開揚山景。根據平面圖顯示,單位原則已分隔客廳及卧室區,入室不設玄關位,間出3房房間後,客廳及房間均有窗戶,不會有舊式公屋無窗的「黑房、黑廳」缺點。不過,廚房及浴室位於卧室區盡頭位置,整體分局較私樓遜色。
顯徑邨連地價放盤十分罕有,連同最新公屋王,今年暫錄3宗成交。代理指出,現屋苑暫未有連地價大單位放盤。而屋苑對上的樓價紀錄,於去年10月份錄得,面積490平方呎單位,樓價530萬元,亦是當時公屋首宗樓價突破500萬元的成交。而不足一年間,樓價再突破600萬元,紀錄急升135萬元,幅度25%。
同邨綠表呎價 同創新高
另一邊廂,顯徑邨綠表市場上,亦錄得一宗高價成交,業主透過租置計劃入市,持貨4年獲利5倍。單位為顯德樓高層1室,面積381平方呎,原業主2014年向房委會,以48.9萬元購入單位,6月份以300萬元(未補地價)沽出,轉手升值251.1萬元,升值5.1倍。單位呎價7,874元,亦創出屋苑新高。
私樓樓價高企,已補地價轉讓不受限制的公屋及居屋物業,成為買家另一個置業選擇,刺激公屋居屋樓價續升。

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

新居屋52折 二手綠表交投挫

新居屋52折 二手綠表交投挫


黃大仙下邨280萬沽 2房按月跌2成

 地產版 2018/07/17 


     


新居屋以52折出售,二手綠表物業交投挫,7月上半月全港僅錄12宗買賣,較上月同期少5成。業主不惜減價,黃大仙下邨兩房戶280萬元沽,較同座同戶型上月造價急跌2成。

新居屋定價吸引,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,新措施令二手綠表物業吸引力及升值能力大跌,除非買家有急切住屋需要,否則大多會轉投至新居屋市場。而現有綠表買家亦不會再高追入市,預期下半年二手綠表物業,樓價會有10%至15%的跌幅。
學者料 綠表價跌10至15%
房委會數字顯示,7月份截至15日止,全港公屋及居屋綠表市場,暫錄12宗買賣,較6月份同期27宗,按月少56%,亦只及6月份全月131宗的9%。多個指標屋苑未錄成交,包括筲箕灣愛蝶灣及慈雲山慈愛苑等。
買家寄望入市新居屋,二手綠表物業交投急跌,業主心態同時轉弱,過去樓價曾拾級而上綠表物業,7月份錄得多宗減價及低價成交。其中曾誕公屋王的黃大仙下邨,兩房綠表價跌穿300萬元,單位為龍達樓低層21室,面積443平方呎,可分間兩房。單位於3月份放盤,開價340萬元,雖然單位曾加按3次,業主持價態度一直十分強硬。惟新房策下,最終累積減價60萬元,以280萬元(未補地價)沽出,比6月份同座中層15室同面積單位355萬元(未補地價),一個月平75萬元,跌幅21%。原業主2002年以24.7萬元向房委會購入單位,現帳面獲利255.3萬元。
至於沙田愉翠苑,兩房綠表價跌穿500萬元關口。據資料顯示,該低層單位面積510平方呎,以488萬元沽,呎價9,569元。而今年4月面積519平方呎,較上述成交戶高層的單位曾高見555萬元,樓價相距逾1成。
事實上,上周新居屋公布定價,啟德啟朗苑售價低至169萬元,令二手綠表議價空間即時擴大,其中筲箕灣東霖苑中層2室,實用面積431平方呎,兩房間隔,叫價由400萬減至388萬元,假設以叫價沽出,即創出今年屋苑樓價新低。


17 July 2018


經濟日報

陳茂波:房屋新措施不鼓勵炒賣

新一期居屋或會收緊轉售限制,首兩年只可以原價出售給白表人士,5年後才可補地價在自由市場出售,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一個電台節目中,強調政府的新居屋措施有很多補貼折扣,絕對不鼓勵炒賣。至於加大土地供應策略方面,陳茂波認同本港需要填海覓地。


陳茂波指出,政府推出了多輪需求管理措施後,樓價仍然上升不小,目前私人市場樓價即使有調整,市民都不容易負擔,因此仍然要靠加大津助房屋的數量,解決住屋問題。對於有意見認為新一期居屋轉讓限制時間太短,防止炒賣力度不足,他認為,房委會作為獨立法定委員會,相信會全面討論有關措施,又指政府醞釀措施出台亦經過慎重考慮。

陳茂波認同本港需要填海覓地,要增加土地供應來興建資助房屋,無可避免要在維港以外合適地方大規模填海,希望市民盡快就土地供應作出決定,而政府下半年亦會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,研究填海項目。他強調,政府會密切監察市況,目前不會討論會否有進一步辣招,以免催谷樓市,政府一直有做準備功夫,有需要時會毫不猶豫採取措施。

貿戰不休 下半年增長憂

另外,對於中美貿易戰近日升溫,陳茂波稱,貿易戰短期對香港直接影響不大,但若貿易戰範圍進一步擴大,將對本港貿易及物流業有較大衝擊,亦會打擊投資氣氛,預計本港下半年經濟增長稍為放緩,惟目前仍然維持全年增長3%至4%的目標。

16 July 2018
信報

新居屋宜禁補地價轉讓  招國偉:應與私人市場完全切割

新居屋宜禁補地價轉讓 
招國偉:應與私人市場完全切割




政府早前宣布居屋售價與市價脫鈎,最新一期居屋的定價由原來市值七折減至五二折出售,同時建議房委會收緊轉讓限制,首2年只可以原價把單位轉售予「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」(白居二)中籤買家,買滿5年後,方可選擇補地價後在私人市場上出售。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、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,轉售限制5年並不足夠,建議居屋單位長遠應與私人市場完全切割,只可轉售予綠、白表人士。惟有意見憂慮會影響居屋流轉,或「好心做壞事」。


李永達擔心窒礙流轉
港台節目《城市論壇》昨討論新居屋定價機制,招國偉指出,居屋單位長遠應與私人市場切割,不能在私人市場出售。他表示,若居屋轉售對象只限綠、白表人士,單位被轉售時便能再次發揮資助房屋功能,增加公營房屋流轉率;而轉售單位較市值便宜,也能讓正輪候居屋的市民有更多選擇。招國偉強調,現時40萬伙居屋單位,有25萬伙未補地價,證明大部分居屋業主是以居住為主。
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麥萃才補充,即使限制居屋只可於未補地價市場中轉售,也一定不會以原價出讓,業主仍可得益,他建議房委會進一步研究如何設定合理的居屋轉售價格。
不過,前房委會委員、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則擔心,若果把居屋與私人市場完全切割的話,將影響居屋流轉,或會「好心做壞事」,因此要小心考慮。他稱,若要抑制炒賣風氣,應着手限制內地人或以公司名義買樓。
新居屋涉及3個屋苑,4431個單位包括東涌裕泰苑佔1226伙、長沙灣凱樂苑2522伙、九龍東啟德啟朗苑683伙。
政府建議資助出售房屋售價與市價脫鈎,變相令居屋定價由市價七折,下調至市價五二折,預計上述居屋售價可由159萬至630萬元,下調至118萬至468萬元。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周二將開會審議,若通過將於今年10月重啟第二輪申請。
政府長遠應增加供應
招國偉指作價下調之後「相當之平」,將會吸引更多人遞交申請表。連同早前已接獲的超過15萬份申請,估計最終將有20萬份表格,超額45倍。他稱,居屋減價有利有弊,售價下調但單位供應沒有增加,「最終會有市民失望」,敦促政府長遠應增加資助房屋供應。
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則說,資助房屋定價與市價脫鈎,目前無增加得益者,但就谷大彩池,一定導致更多人失望;但措施同時有助居屋二手市場冷靜和微調,價格可跌3%至5%,故認為措施有利有弊。汪敦敬又提到,目前是調整公營房屋供應失衡問題的合適時機,因此支持政府把9幅私樓地皮改作公營房屋的用地。

16 July 2018

信報